特需儿童游戏干预指导案例(9月 颜静娟)
发布时间:2024-09-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颜静娟

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美工区      班级:小二班     观察者:颜静娟 

 

观察时间:2024913 上午1000

观察地点:小二班

观察对象:小苗

【游戏实录一】

小苗进入美工区后,拿起一支勾线笔,开始在画纸上随意涂抹。他的动作比较机械,只是反复地在同一个地方画直线,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当旁边的小朋友试图和他说话,分享自己的绘画想法时,小苗没有回应,依然专注于自己的涂抹动作。老师走过来,轻声问小苗想要画什么,小苗没有抬头,也没有回答老师的问题。

 

【分析思考一】

  从行为上看,小苗对彩笔有一定的兴趣,但这种兴趣更多地表现为重复性的动作,可能是一种自我刺激行为,而不是有目的的绘画创作。他对周围小朋友和老师的互动缺乏回应,这符合自闭症儿童在社交沟通方面的障碍特征。他可能没有理解别人的意图,或者不知道如何回应。在美工区的活动设置上,可能需要更加个性化地引导小苗,例如给他提供一些简单的线条模板,让他可以沿着线条画,逐渐引导他从机械性动作向有目的的绘画过渡。

 

观察时间:2024920 上午1015

观察地点:小二班

观察对象:小苗

【游戏实录二】

小苗先看了看新的材料,然后拿起一块黏土,开始用手捏。他把黏土捏成一个小球,然后又搓成一条长条,再捏成小球,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当老师示范用模具将黏土做成各种形状时,小苗看了一眼老师,但没有模仿老师的动作。


 

【分析思考二】

小苗对新的美工材料有探索的欲望,但他的玩法仍然比较单一和重复,可能缺乏创造性思维的引导。他虽然看了老师的示范,但没有模仿,这表明他在学习和模仿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可能需要更多次的示范和更直接的引导才能学会新的技能。

 

观察时间:2024927 上午1003

观察地点:小二班

观察对象:小苗

【观察实录三】

小苗看了看材料,然后拿起一颗小星星,用胶水粘贴在画纸上。接着,他又拿起一颗小星星,继续粘贴,但是他粘贴的位置比较随意,没有按照一定的图案或者布局。老师走过来,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引导小苗把小星星按照星座的形状粘贴,小苗开始有些困惑,但在老师的多次引导下,他逐渐能够按照老师的指示粘贴小星星。在活动结束时,小苗看着自己粘贴好星星的画纸,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并且主动把作品拿给老师看。

  

分析思考三

小苗能够参与到主题性的美工活动中,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学会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操作,这是一个积极的进步。这表明有针对性的引导对于自闭症儿童在美工区的活动发展非常重要。他脸上露出的微笑和主动展示作品的行为,可能意味着他对自己的作品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和认同感。这是培养他自信心和自我意识的良好开端。在后续的美工区活动中,可以继续根据他的兴趣和能力,设计更多有主题、有引导性的活动,并且逐步增加活动的难度,以进一步提高他的美工技能和社交互动能力。

 

【回应策略】

一、了解个体兴趣与能力

1.兴趣探查

教师要通过日常观察,如在美工区放置多种材料,看儿童对哪种材料(如彩笔、黏土、剪刀等)表现出特别的关注或偏好。例如,有的自闭症儿童可能对色彩鲜艳的彩笔更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围绕彩笔开展更多引导活动。

与家长沟通也是了解儿童兴趣的重要途径。家长能提供儿童在家中对美工相关活动的喜好信息,如是否喜欢粘贴、涂鸦等。

2.能力评估

对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进行评估,包括握笔姿势、手部力量控制、使用剪刀的能力等。如果儿童握笔困难,教师可以提供特殊的握笔辅助工具,如握笔器,或者先从较粗的画笔开始练习。评估儿童的认知能力,例如对形状、颜色的认知程度。对于认知能力较弱的儿童,教师在引导时要从简单的形状、颜色开始,如先认识圆形和红色,再逐步增加难度。

二、提供针对性的材料与任务

1.材料选择

根据儿童的感官偏好选择材料。对于喜欢触觉刺激的儿童,可以提供更多质感不同的材料,如粗糙的砂纸、柔软的棉花等。如果儿童对声音敏感,可提供会发出轻微声音的美工材料,如带有铃铛的画笔,同时要注意声音的强度不能造成儿童的不适。

对于能力较弱的儿童,提供简单、易操作的材料,如大块的黏土、粗的彩笔;对于能力较强的儿童,可以提供更复杂的材料,如需要组合的手工套件。

2.任务设定

任务要基于儿童的能力和兴趣。如果儿童喜欢涂鸦,教师可以设定任务为用特定颜色涂鸦一个简单的形状,如用蓝色涂鸦一个正方形。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儿童,可以设定如制作一个有主题的拼贴画之类的任务。

任务的步骤要清晰明确。例如制作一个纸飞机,教师要将步骤分解成:先拿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等,并且可以用图片或简单的图标展示每个步骤。

三、采用适宜的互动与指导方式

1.互动风格

对于内向、对社交互动有较大抵触的自闭症儿童,教师要采用温和、低调的互动风格。例如,教师可以坐在儿童旁边,与儿童保持一定的距离,用轻声的语言或者简单的动作示范(如拿起彩笔示范如何画一个点)进行引导。

对于相对较外向、能够接受一定互动的儿童,教师可以尝试更多的语言交流,如问儿童 “你想画什么呀?” 并根据儿童的回答进一步引导。

2.指导方法

多采用视觉提示。如制作简单的卡片,上面画着不同的操作步骤或者美工成品示例,让儿童可以对照着进行操作。

进行个别化的示范。如果儿童在使用剪刀方面有困难,教师要手把手地示范正确的握剪刀和剪纸动作,根据儿童的学习进度调整示范的速度和频率。

给予积极的反馈。当儿童完成一个小步骤或者整个作品时,教师要用简单、积极的语言给予肯定,如 “你把这个星星贴得真好!” 或者用小贴纸等小奖励进行强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