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儿童游戏干预指导案例(9月 邵冰青)
发布时间:2024-09-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邵冰青

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情绪大侦探     班级:中四班     观察者邵冰青

观察时间:2024911 上午950

观察地点:三班

观察对象:桐桐

【游戏实录一】

在温馨而充满活力的幼儿园小班教室里,老师正带领孩子们进行“情绪大侦探”游戏。游戏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表情、动作和语言来识别并理解他人的情绪。参与游戏的孩子中,有一位被诊断为孤独症的小朋友,名叫桐桐(化名)。

在游戏开始时,桐桐显得有些紧张和不安,他独自站在一旁,目光游离,似乎对游戏并不感兴趣。当老师邀请他参与时,他表现出抗拒,不愿意与其他孩子互动。 老师用温柔的声音和耐心的态度鼓励桐桐参与游戏,她先让桐桐观察其他孩子的表情,然后尝试模仿这些表情。同时,老师还邀请其他孩子主动与桐桐互动,帮助他逐渐融入游戏。    

   【分析思考一】

1.情绪识别能力桐桐对情绪的认知有限,难以准确识别并命名他人的情绪。

2.社交互动能力:在集体活动中,桐桐缺乏与同伴的有效互动,难以融入游戏氛围。

3.注意力分散桐桐容易受外界干扰,难以长时间专注于游戏任务。

 

观察时间:2024年9月13 上午10:00

观察地点:中三班

观察对象:桐桐

【游戏实录二】

经过一周的适应和练习,桐桐再次参与“情绪大侦探”游戏。这次,老师为游戏增加了更多的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和情绪表达。在游戏中,桐桐开始表现出对表情和动作的兴趣。他能够模仿一些简单的表情,如微笑和皱眉。虽然他的语言表达仍然有限,但他开始尝试用动作和表情来回应其他孩子的互动。老师继续用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帮助桐桐参与游戏。她通过示范和提问的方式,引导桐桐观察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并鼓励他尝试用言语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分析思考二】

1.情绪表达能力桐桐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尝试模仿和表达情绪,虽然还不是很熟练,但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社交互动能力桐桐开始主动与老师和其他孩子互动,虽然互动的频率和深度还有待提高,但已经显示出了一定的进步。

3.注意力集中桐桐在游戏中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所延长,能够更长时间地关注游戏任务。

 

观察时间:2024年9月18 上午10:30

观察地点:中三班

观察对象:桐桐

【观察实录三】

经过两周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桐桐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参与“情绪大侦探”游戏了。这次,老师组织了一次班级分享会,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体会。在分享会上,桐桐虽然仍然显得有些羞涩,但他已经能够主动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经历和感受。他提到自己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识别他人的情绪,并尝试用动作和表情来回应。同时,他还表示自己喜欢上了这个游戏,因为它让他感到快乐和有趣。     

【分析思考三】

1.情绪识别与表达能力:桐桐已经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并命名各种情绪,且能够较为熟练地模仿和表达这些情绪。

2.社交互动能力:桐桐在游戏中的社交互动能力显著提高,能够主动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自信心提升:通过多次参与游戏和获得正向反馈,桐桐的自信心显著增强,更加愿意在集体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回应策略】

1.情绪识别训练:通过绘本、图片等方式,帮助桐桐认识并命名基本情绪。

2.引导参与:在游戏中,老师可以给予桐桐更多的关注和引导,鼓励他模仿和表达情绪。

3.创造安全环境:为桐桐创造一个安静、无干扰的游戏环境,减少外界干扰。

4.持续强化:继续通过游戏、绘本等方式,强化桐桐的情绪识别与表达能力。

5.拓展社交场景:鼓励桐桐在其他社交场景中尝试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与家人的互动、与其他班级的孩子交流等。

通过以上三次跟进式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桐桐在集体游戏“情绪大侦探”中的显著进步。从最初的迷茫和抗拒,到后来的积极参与和自信表达,桐桐在情绪识别、表达和社交互动能力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些进步不仅体现在游戏中,也将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