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9月 张亿)
发布时间:2024-09-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亿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基于游戏干预的学前融合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推荐人

张亿

推荐时间

2024.9

文献题目

自闭症儿童游戏与游戏干预研究的启示

文献来源

https://{域名已经过期}/f/fileo6v20mob.html

国外对自闭症儿童游戏及游戏干预的研究,启发国内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不仅要关注自闭症儿童的游戏发展,而且要重新认识自闭症儿童那些通常被认为无意义的行为,发掘游戏中存在的干预契机。

 、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水平低,但其操弄玩具的行为也是有意义的

自闭症儿童在游戏中较多地出现操弄玩具的行为,通常成人认为单一玩法的游戏行为不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发展,但现有研究表明,这类行为可以增进自闭症儿童的活动动机,发展适度的感知觉。因此可以从自闭症儿童现有的游戏水平入手,促进其身心发展。

二、自闭症儿童在有帮助的情景下可以进行象征性游戏

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象征性游戏水平称为干预的重点。自闭症儿童的游戏发展在象征性游戏阶段遇到困难,但如果有他人引导,他们也能进行假装游戏,并在假装游戏中表现出较多的社交行为。但是成人的引导和参与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把握参与的度非常重要,如果成人指导过多,反而导致自闭症儿童依赖或其与同伴疏离。

三、适当的游戏情境可以引发自闭症儿童的自发模仿行为

模仿能力是自闭症儿童进行游戏的重要基础,也是其与同伴有共同游戏焦点的初步表现。在游戏中引导自闭症儿童自发地模仿,不仅提高了有意义游戏行为的主动性,还为进行联合游戏,提高游戏的象征性水平打下基础。除了音乐游戏外,同伴游戏也能大大增加了自闭症儿童模仿的机会,是有效的干预形式。

四、游戏干预的环境应该多样化

即对自闭症儿童干预的环境和手段的看法发生改变。狭小的个体训练室,空白的墙壁,昏暗的光线,这类避免无关刺激的干预环境在国内的特教机构仍然常见,结构化的教育或干预环境曾一度被认为最适合自闭症儿童。但关键反应训练、相互模仿训练模式及发展性游戏干预的研究指出,游戏干预不应仅限于专门的训练场所,由治疗师和自闭症儿童一对一来进行,而且可以扩展到同伴的团体游戏,或是在家庭中由家长来实施。

总之,国外对自闭症儿童游戏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研究内容更为细化,对游戏过程、游戏材料、游戏干预的过程和技术的设计等均有研究涉猎。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则处于介绍和进行验证性研究的阶段,实证研究很缺乏。在国外现有研究的推动下,国内影响广泛的行为主义取向的干预,也逐步转向将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技能作为干预目标,希望通过训练可以“教”自闭症儿童学会游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