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游戏活动方案
游戏领域 | 专注力游戏 | 副领域 | 手眼协调 空间认知 | 游戏形式 | 集体活动 |
游戏名称 | 梦幻公园 | 适用年龄 | 小班 | 设计者 | 杨诗卓 |
游戏目标 | 班级幼儿 | 随班就读幼儿 | |||
1.增进对形状、颜色、大小等基本属性的识别能力。 2.发展空间想象力,学习规划布局,构建复杂结构。 3.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学会协商与分享。 | 1.在辅助下尝试简单的搭建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2.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步掌握基本的搭建技巧。 3.增进与同伴间的交流,提高社交技能。 | ||||
游戏准备 | 1.材料准备: (1)彩色积木、磁力片、软积木(适合不同手部力量的幼儿)。 (2)模型小车、小人物玩偶、动植物模型。 (2) 公园设计图(简易版,供幼儿参考)。 2.知识经验准备:事先带领幼儿参观公园,了解公园的基本构成元素(如游乐设施、树木、小路等),讲解简单的建筑原理,如稳定性、对称性。 | 1.大的建构成品图。 2.分组安排,每组包含2-3名普通幼儿与1名随班就读幼儿,确保每组都有较强的领导力幼儿以带动合作。 | |||
环境安排 | 在教室一角设置“梦想公园”建构区,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 | ||||
游戏过程 | 小组活动 | 个别化参与及支持策略 | |||
一、启发讨论与设计规划 1.展示公园图片或视频 引导幼儿回忆并讨论公园的特点。 2.分组讨论 每组幼儿共同设计他们的“梦幻公园”,并用标记笔和纸张简单描绘设计图。 3.分享设计 每组派代表介绍设计思路,教师和其他幼儿给予积极反馈。 二、技能示范与材料探索 1.教师示范 使用一种材料(如积木)演示如何搭建一个简单的游乐设施或桥梁,强调稳固性和美观性。 2.材料探索 幼儿自由探索各种材料,尝试不同的搭建方法,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随班就读幼儿尝试简单的搭建。 三、合作搭建与个别指导 1.分组搭建 根据设计图,幼儿开始合作搭建他们的“梦幻公园”。 2.个别指导 教师对随班就读幼儿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必要时提供手把手的帮助,鼓励他们参与搭建过程。 3.适时调整 根据搭建进度,允许幼儿调整设计,鼓励创新思维。 四、成果展示与分享 1. 展示作品 每组幼儿轮流展示他们的“梦幻公园”,介绍搭建过程中的趣事和遇到的挑战。 2.角色扮演 使用模型小车、小人物玩偶等在公园内进行角色扮演,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3.集体评价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正面评价,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指出每个作品的亮点。
|
为随班就读幼儿提供更大块的积木或软积木,减轻搭建难度。
设立“小小助手”角色,由普通幼儿协助随班就读幼儿进行搭建。
使用视觉提示(如颜色编码)帮助随班就读幼儿识别材料或步骤。
鼓励随班就读幼儿通过口头描述或简单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语言发展。
| ||||
评价 | 1.随班就读幼儿能否在辅助下完成至少一项简单的搭建任务。 2.所有幼儿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与设计,展现合作精神。 3.作品是否体现了基本的空间布局和稳定性,是否有创意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