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24年3月19日 | 地点 | 会议室 | 应到 人数 | 12 | 实到 人数 | 12 |
主持人 | 邵冰青 | 活动 形式 | 研讨会议 | ||||
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 研究目标与内容回顾与子课题研讨分工 | ||||||
主 要 内 容
| (一)研究目标回顾 1.通过精心设计社会交往游戏、动作发展游戏、生活自理游戏在最少受限制的游戏环境中,为学前特需儿童提供适当的发展机会,促进学前特需儿童在社会交往、生活自理、动作发展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2.依托课题研究在幼儿园建立一支融合教育课程研究队伍,增强班级教师对学前特需儿童教育问题的敏感度,使其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需要,着力开发社会交往、生活自理、动作发展三维度课程。研究成果可弥补幼儿园在学前特需幼儿融合教育课程研究的不足。 3.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努力创设“理解、支持、合作、分享”的支持系统和环境氛围,进一步彰显“秉承天性,博爱化人”办园理念。 (二)研究内容回顾 随着融合教育的深入发展,学前融合教育课程就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幼儿园里融合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开展实施学前融合教育课程的可行性的文献研究、融合教育中的游戏干预形式与方法的文献研究以及适宜支持性融合教育课程的基本架构的文献研究。 2.特需儿童各方面能力与游戏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对特需幼儿进行问题排查,对游戏水平、游戏能力评估,做初步的摸底,制定游戏的时间、形式与内容,来提升特需幼儿生活自理、社会交往、动作发展、情绪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3.基于游戏干预的学前融合课程的内容开发研究 着力开发适应性课程、功能性课程和补偿性课程三类融合教育课程,促进特需儿童在社会交往、生活自理、动作发展这三种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进行功能分类与游戏课程开发,通过小组主题、班级融合、个别训练来支持课程的实施。拟将适应性课程的功能分为社交能力训练、心理干预;功能性课程的功能分为注意力训练、感统训练;补偿性课程的功能分类根据具体的个训课程进行。 4.基于游戏干预的学前融合课程的实施策略研究 基于情境分析的目标导向、所有儿童平等参与全面发展原则,对不同融合情境下儿童发展总体情况和特殊需要儿童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教师适宜的个别化游戏支持策略,课程目标、内容的调整的策略。加强家园联系,研究家园互动干预的策略。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观察评价儿童的适应与发展情况,监测儿童发展和适宜支持效果。 5.基于游戏干预的融合教育课程评价研究 课程评价方式以自然情境观察为主,注重多元取向的幼儿发展性评价。采用日常观察指导记录、家园联系手册、档案袋评价、游戏量表评价等方法,图文并茂地展示、追踪幼儿发展过程,使幼儿的成长和进步看得见,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指导、建立信心。 (三)子课题研讨分工
| ||||||
评 价 | 课题成员进一步明晰了课题研究的目标与研究内容,对自己研究的子课题有了初步的思考与设想。 |
填表人 白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