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游戏活动方案
游戏领域 | 情绪调节游戏 | 副领域 | 语言领域 | 游戏形式 | 个别化活动 |
游戏名称 | 情绪处理站 | 适用年龄 | 小班 | 设计者 | 白玥 |
游戏目标 | 1.帮助幼儿学会控制情绪,在成人引导下,能够较快地停止哭泣或生气等情绪反应。 2.引导幼儿减少乱发脾气的行为。 3.提升幼儿面对不熟悉的人时能够较为大方地应对的能力。 | ||||
游戏准备 | 情绪卡片:准备各种情绪表情的卡片,包括开心、难过、生气、害怕等。 小玩偶:若干个可爱的小玩偶。 安静角落:在游戏室布置一个安静、舒适的小角落,放置柔软的坐垫和抱枕。 | ||||
环境安排 | 在融合资源室认知区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 ||||
游戏过程 | 1.教师拿着小玩偶,模拟小玩偶生气的情景。引导幼儿关注小玩偶的生气情绪,问幼儿:“宝宝,小玩偶生气了,我们怎么帮助它呢?”如果幼儿没有反应,教师可以自己示范,轻轻拍拍小玩偶,说:“小玩偶,别生气啦,我们一起去找玩具吧。” 然后观察幼儿是否模仿。 2.教师故意制造一个让幼儿可能产生情绪的情景,比如拿走幼儿正在玩的一个小玩具,观察幼儿的情绪反应。当幼儿出现情绪波动,如开始不高兴或生气时,教师立刻引导幼儿来到安静角落,对幼儿说:“宝宝,我们来让情绪变好吧。” 3.教师和幼儿一起坐在柔软的坐垫上,教师拿着情绪卡片,问幼儿:“宝宝,你现在是哪种表情呢?” 引导幼儿识别自己的情绪。然后教师引导幼儿做深呼吸,说:“宝宝,我们像这样深呼吸,吸气,呼气。” 并和幼儿一起做几次深呼吸。 4.教师再次拿出开心的情绪卡片,说:“宝宝,我们让自己变得开心吧。” 引导幼儿尝试微笑,或者和教师一起做一些开心的动作,如抱抱小玩偶、轻轻摇晃身体。 5.教师邀请一位幼儿不太熟悉的老师或者工作人员来到游戏室,在远处观察。 教师对幼儿说:“宝宝,有个新朋友来看我们啦,我们去和他打个招呼吧。” 如果幼儿表现出害怕或不愿意,教师拉着幼儿的手,一起慢慢走向新朋友,教师示范打招呼:“你好,这是我们的宝宝。” 然后引导幼儿尝试简单打招呼,如挥挥手、说 “你好”。 新朋友可以给幼儿一个小贴纸或者小玩具作为奖励,鼓励幼儿的大方应对行为。 6.教师和幼儿回到安静角落,教师对幼儿说:“宝宝,今天我们玩了好多有趣的游戏,你学会了怎么让自己的情绪变好,还和新朋友打招呼了,你真厉害!” 教师再次展示情绪卡片,和幼儿一起回顾各种情绪,问幼儿:“宝宝,你最喜欢哪种表情呢?” 引导幼儿简单回答。 | ||||
评价 | 依照幼儿的发展状况评价学习的效果。如果幼儿能够做到以下任一情形就算通过: 1.在游戏中的社交应对练习环节,幼儿能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向不熟悉的人(如陌生老师)挥手打招呼至少 1 次。 2.在模拟情绪场景(如小玩偶被抢玩具生气)中,幼儿能在教师引导下,在 1 - 2 分钟内停止模仿生气的行为(如跺脚、叉腰等)。 3.当教师故意制造让幼儿产生情绪的情景(如拿走玩具),幼儿能在教师安抚(如语言安慰、引导深呼吸)下,在 3 - 5 分钟内停止哭泣或表现出的不高兴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