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游戏活动方案
游戏领域 | 情境交往游戏 | 副领域 | 娃娃家 | 游戏形式 | 小组活动 |
游戏名称 | 温馨小屋 | 适用年龄 | 中班 | 设计者 | 张亿 |
游戏目标 | 班级幼儿 | 随班就读幼儿 | |||
1.熟悉娃娃家环境及角色,愿意参与角色游戏活动。 2.学习抱娃娃的方法及如何给娃娃喂饭等。 | 1.愿意在同伴和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参与游戏,减少对新环境的恐惧和回避行为,表现出对角色游戏活动的兴趣。 2.逐步学习并掌握抱娃娃和给娃娃喂饭等基本生活技能。 | ||||
游戏准备 | 1.材料准备:角色胸卡、仿真娃娃若干个、奶瓶、婴儿浴盆、小衣架、洗发水、沐浴露若干,餐具(奶瓶、盘子、碗、茶壶、杯子、小勺等)、炊具(锅、铲、勺、煤气灶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仿真水果蔬菜、布织布制作的各类海鲜等)、扫把、畚斗若干。 2.知识准备:幼儿已有一些生活经验,观察过家长做饭、打扫卫生等。 | 1.小娃娃、碗、勺子、食物模型。 2.观察过同伴的照顾娃娃的游戏过程。 | |||
环境安排 | 布置娃娃家的环境,划分出“娃娃家”的游戏区域,并布置成家庭环境的模样,贴上明显的区域标识。 | ||||
游戏过程 | 小组活动 | 个别化参与及支持策略 | |||
一、以娃娃家情境,引出主题。 引导语:小朋友们,看看我们的娃娃家多漂亮,有小娃娃、小床、小桌子、厨房,还有许多的玩具呢,就像我们的家一样,请小朋友们来谈一谈我们家里有哪些东西?家里都有谁?说一说家里人在家会做些什么事情? 二、认识角色。 提问: 1.介绍娃娃家的角色: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宝宝。 2.介绍每个角色的主要职责,如:爸爸可以负责外出工作赚钱,妈妈则负责照顾宝宝和做饭等家务事,爷爷和奶奶可以陪伴宝宝玩耍等。 三、学习抱娃娃。 1.引导幼儿自由抱娃娃并互相交流:怎么抱娃娃才会更舒服? 2.示范抱娃娃的正确姿势。 轻柔地抱起娃娃,用手托住娃娃的背部和臀部,让娃娃的头部靠在自己的手臂上,保持娃娃的舒适与安全。 四、学习给娃娃喂饭。 1.提问:饭很烫时怎么办,怎么喂宝宝?饭滴在宝宝身上,要怎么做呢? 2.请个别幼儿示范给娃娃喂饭。 五、学习哄娃娃睡觉。 1.请个别幼儿示范哄娃娃睡觉。 2.教师小结哄娃娃睡觉要点:动作要轻柔,周围环境要安静。 六、幼儿选择角色,开展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每个幼儿都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宝宝,并佩戴相应的胸卡,开始自己的角色扮演游戏。 2.教师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提醒幼儿不乱扔玩具、不抢别人的玩具等。 七、游戏结束与评价。 1.引导幼儿将游戏材料归类摆放整齐。 2.引导幼儿说说你是怎么抱娃娃的?你在娃娃家扮演哪个角色? |
引导幼儿提前参观娃娃家,让他们熟悉环境,减少陌生感。
使用更为简单的语言跟幼儿介绍娃娃家的各个区域和玩具,确保他们能够理解。
提供不同大小和重量的娃娃,让他们逐渐适应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抱法。
教师作为游戏中的一个角色,与幼儿进行互动,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游戏情境。 | ||||
评价 | 依照幼儿的发展状况评价学习的效果。如果幼儿能够做到以下任一情形就算通过: 1. 能够模仿给娃娃喂饭的动作,包括使用勺子舀取食物、轻轻吹凉食物、小心地将食物送入娃娃口中等。 2. 能够主动选择并佩戴角色胸卡,开始角色扮演游戏,且在游戏中至少与另一位幼儿进行三次以上的简单对话或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