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游戏活动方案
游戏领域 | 情绪调节游戏 | 副领域 | 语言领域 | 游戏形式 | 小组活动 |
游戏名称 | 情绪过山车 | 适用年龄 | 小班 | 设计者 | 白玥 |
游戏目标 | 班级幼儿 | 随班就读幼儿 | |||
1.能够准确识别开心、难过、生气、害怕等多种情绪,不仅能通过表情卡片辨认,还能在不同情景中迅速察觉。 2.尝试用语言来描述各种情绪的特点。 3.模仿各种情绪对应的表情和动作。 | 1.愿意参与到游戏中,在同伴的邀请下,能与其他幼儿一起进行简单的情绪模仿和情景体验,减少对集体活动的抵触情绪。 2.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对同伴的帮助做出回应,如微笑、简单的语言回应(如 “好”),逐渐建立与同伴互动的信心。 3.在教师的引导和同伴的带动下,尝试在小组中完成简单的任务,如在情景表演环节,按照同伴的指示选择表情卡片。 | ||||
游戏准备 | 1.情绪卡片:分别绘制有开心、难过、生气、害怕表情的大卡片。 2.情境卡片:如 “得到礼物”“玩具被抢”“摔倒受伤”“看到小动物” 等场景的卡片。 3.小型玩具过山车模型及配套人偶。小道具:如玩具礼物盒、小玩具熊、创可贴等,用于配合情境表演。 | 3种情绪卡片、情景卡片
| |||
环境安排 | 在教室的宽敞角落设置游戏区域,铺上地垫,将过山车模型放置在中间,周围摆放各种卡片和小道具。 | ||||
二、 | 个别化参与及支持策略 | ||||
一、导入 1.教师展示情绪卡片,向幼儿依次介绍难过、生气、害怕的表情卡片,让幼儿对基本情绪有初步认知。 2.教师拿起过山车模型,说:“这是我们的情绪过山车,它会带着我们经历不同的情绪哦。” 二、情绪认知与表达 1.教师展示情境卡片 “得到礼物”,同时拿出玩具礼物盒,描述情境:“有个小朋友收到了一份很棒的礼物,他会是什么表情呢?” 2.更换情境卡片 “玩具被抢”,拿出一个小玩具熊,教师说:“哎呀,这个小朋友的玩具熊被抢走了,他会怎么样呢?” 三、情绪过山车体验 1.教师将情绪卡片和情境卡片打乱顺序放在一边,说:“现在,我们要让小玩偶坐上情绪过山车啦。” 让正常幼儿先抽取一张情境卡片,例如 “得到冰淇淋”,然后根据情境将人偶放在过山车的起始位置。 正常幼儿推动过山车,同时说:“小玩偶得到了冰淇淋,它很开心,要出发啦。” 当人偶到达过山车的某个位置时,教师引导自闭症幼儿拿起开心的情绪卡片,展示给大家看,并一起做出开心的表情和欢呼的动作。 2.依次轮流抽取情境卡片,让幼儿在操作过山车的过程中,不断体验不同情绪的转换,并且互相观察、模仿和交流情绪表达。 四、游戏总结与分享 游戏结束后,教师与三名幼儿围坐在一起,回顾游戏过程中出现的情境和情绪。教师拿着情绪卡片,问幼儿:“我们刚才在游戏里,什么时候是开心的呀?” 鼓励幼儿回忆并回答,巩固对情绪的认知。 引导幼儿分享在游戏中的感受,如 “你最喜欢哪个情绪过山车的旅程呢?” 教师总结:“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不同的事情,就像情绪过山车一样,会有开心、难过、生气、害怕的时候,但是没关系,我们要学会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哦。” |
引导幼儿注意倾听。
引导幼儿观察情绪卡片
引导幼儿在普通幼儿的示范和教师的辅助下进行表情和简单动作的模仿表达。
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在提问环节鼓励幼儿复述故事中角色遇到的情绪。
引导幼儿抽取情境卡片,教师辅助他将人偶放上过山车,推动后,引导普通幼儿帮助随班就读幼儿理解并表达难过的情绪,一起做出相应表情和动作,如低头、叹气。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反应,鼓励他用简单的词语或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如点头表示喜欢某个情境。
| ||||
评价 | 依照幼儿的发展状况评价学习的效果。如果幼儿能够做到以下任一情形就算通过: 1. 在同伴或教师的少量提示(不超过两次)下,能够识别开心、难过、生气、害怕这四种基本情绪中的至少两种,识别准确率达到 70% 以上。 2. 简单情绪表达:能够用简单的词语(如 “开心”“难过”)或动作(如拍手表示开心,低头表示难过)来表达所认知的情绪,表达的准确性达到 60% 以上。 3. 初步模仿情绪:在教师或同伴的示范后,能够尝试模仿出至少一种情绪的表情或动作,模仿的相似度达到 50%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