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秋叶飘 班级:小二班 观察者:李倩尔
观察时间:2024年11月3日 上午10:26
观察地点:读写区
观察对象:苗育博
【游戏实录一】
苗育博来到了读写区。手持手机,打开右侧开关,手指轻轻一滑,点开录音机图标,打开了《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故事录音。紧接着抽出这本书,埋头看了起来,苗育博一边用眼睛注视着书里的画面,一边听着耳机里的故事录音,时不时一张张向后地翻动着书页,同时嘴巴里还嘟囔着:“蓝色的马、蓝色的马,你在看什么?我看见一只绿色的青蛙在看我......”每次说完一句话,苗育博就往后翻一页,一边听一边说一边翻书。
【分析思考】
苗育博对能根据连续的画面说出故事的情节,符合指南语言领域目标要求。同时对于新投放的视听设备能熟练正确地使用,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视听设备使用图解”墙面环境无声的指导。
苗育博听着故事录音,眼睛始终注视着书里的画面,符合指南中语言领域指出的:“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这一目标。随着故事录音向后播放,苗育博听到哪一句话,就知道翻到哪一页,还能小声跟读,证明苗育博对于该故事的画面内容已经具有了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大体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观察时间:2024年11月12日 上午10:24
观察地点:读写区
观察对象:苗育博、陆熙宁
【游戏实录二】
苗育博又抱着《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这本书跑到私密空间,邀请一旁的陆熙宁过来讲故事!”两人开始一页一页往后翻书,当翻到印有“红色的鸟”这一页时,苗育博立刻就说上一句:“红色的鸟、红色的鸟,你在看什么?”然后陆熙宁就配合着往后翻到印有“黄色鸭子”的一页,苗育博又补上一句:“我看见一只黄色的鸭子在看我。黄色的鸭子、黄色的鸭子,你在看什么?”一边说,手还不停地上下打着节奏。就这样陆熙宁负责翻书,苗育博负责讲故事,两个小朋友的互相配合讲故事。
【分析思考二】
《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作为一本可预测的图画书,其特点是具有重复的语言模式,节奏感强、韵律感强、语言简单,多以重复押韵句式为主,十分符合小班幼儿阅读特点。苗育博能主动邀请陆熙宁一起阅读图书,证明该幼儿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分工。
观察时间:2024年11月22日 上午10:13
观察地点:读写区
观察对象:苗育博、陆熙宁
【观察实录三】
苗育博和陆熙宁又来到了读写区,苗育博从故事袋中取出了《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这本书的磁力卡片,将这些磁力卡片随机摆放在展板的下端,摆了一排。然后苗育博把书翻开到第一页,他瞅了瞅书上的图片,只用了3秒钟就从一排磁力卡片中找到了与书上画面相同的磁力卡片,把它摆在了展板的左上角,紧接着和一旁的陆熙宁大声说道:“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我看见一只红色的鸟在看我。”之后苗育博又低下头把书往后翻了一页,重复着刚才的操作......
【分析思考三】
苗育博在讲故事时每次都是先把书往后翻一页,然后从一排磁力卡片中找到相同的图片,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摆放磁力卡片,最后再大声地说一说这张图片的内容。《幼儿园自主性区域活动》中提出的3M互动观察法,分析苗育博这一系列熟练的重复操作行为,可以看出苗育博与新材料的互动水平处于三个阶段中的意义水平:知道新材料的正确玩法,并能熟练地使用。由于小班幼儿表征能力不强,于是我采用根据书中的画面让幼儿通过贴图一一对应的方式自制图书,在减轻了难度后,我们发现这种自制图书的方式对于小班的孩子难度适宜、趣味性强、也十分便于他们操作,通过翻一翻、找一找、贴一贴的方式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图书,孩子有了成就感、提升了动手能力、对故事情节的进一步理解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回应策略】
1.问题设置,启发思考
在故事录音中穿插一些有关故事的提问,如:蓝色的马接下来看到了谁?你觉得它还会看到谁?......提问与故事情节之间留有停顿,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从而引发幼儿与有声读物之间的交互,由主动学习转为深度学习。
2.多种形式,讲述故事
《幼儿园自主性区域活动》中指出:“要创造性地使用图书。”我们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图书相关的配套材料,为此我们班增添了三本重点推荐图书的配套磁性故事卡片、故事手偶、故事盒等,以支持幼儿后续的图书拓展活动。
3.图书漂流,家庭共读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图书的理解能力不仅仅是在幼儿园得到提升,更离不开家庭的配合。为此我特意在图书区增添了“图书漂流打卡本”每个家庭都能根据班上的重点推荐图书,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带回去亲子共读,同时家长和幼儿一起合作把自己看完书的想法画在“图书漂流打卡本”上,把亲子共读照片发在班群里。
4.同伴分享,辐射全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可以让陆熙宁和苗育博把他们讲述故事、自制图书的过程描述给其他幼儿听,教师再进行评价,从而引导其他幼儿积极尝试,这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5.现代方式,轨迹展示
将幼儿活动的过程用视频记录下来,再做成二维码进行展示,便于老师今后回访幼儿的活动经历。于是我将苗育博和陆熙宁玩磁力卡片、自制图书的视频做成了二维码,贴在墙面上,实现了幼儿活动轨迹可视化。
6.利用道具,仿编情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为了满足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我们教师需要给予幼儿鹰架。为此我将鼓励幼儿利用各种道具根据原故事中的重复句式大胆想象、仿编故事情节,并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