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游戏活动方案
游戏领域 | 自理能力游戏 | 副领域 | 精细动作 | 游戏形式 | 集体活动 |
游戏名称 | 吃饭我最棒 | 适用年龄 | 中班 | 设计者 | 张丽娟 |
游戏目标 | 班级幼儿 | 随班就读幼儿 | |||
1.学会正确使用餐具(如勺子、筷子),认识并尝试各种食物,了解基本的营养知识。 2.培养对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3.增强自我服务的意识,享受独立完成的成就感。
|
1.通过视觉提示,帮助特需幼儿适应用餐环境,减少焦虑。 2.设计适合其能力水平的餐具和操作任务,促进手部协调和控制能力。 3.在辅助下参与游戏,逐步建立与同伴的互动沟通。 | ||||
游戏准备 | 1.各种儿童餐具 2.多样化的食物模型 3.用餐环境布置(如餐桌、椅垫、餐巾) 4.奖励贴纸或小礼物
| 1. 儿童安全餐具 2. 视觉提示卡片(如食物图片、用餐步骤图) 3. 配班老师在旁边随时指导。 | |||
环境安排 |
| ||||
游戏过程 | 班级活动 | 个别化参与及支持策略 | |||
一、 引入环节 开场故事: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们一起学习用餐礼仪的趣味故事,强调独立用餐、分享食物和感恩食物的重要性。 二、 示范与讲解 1.教师示范如何正确摆放餐具、演示如何优雅地取食物,不洒落,不弄脏衣服。 强调用餐时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 2.使用PPT或实物展示板,展示用餐步骤的图片,。 三、 分组实践 1.将幼儿分成4-5人一组。 2.每组轮流到“餐桌”前,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 鼓励幼儿相互帮助,如提醒对方使用礼貌用语,或帮助整理餐具。 四、 游戏环节食物接力赛: 1.幼儿围成一个圈,每人手持一个勺子,勺子上放一个食物模型(如小球)。 音乐开始时,幼儿依次将食物模型传递给下一个人,不能用手碰食物。 音乐停止时,手中持有食物模型的幼儿需要说出一个食物的名字或特征。 2.找找我的食物: 在活动区域的不同位置藏好食物模型或食物图片。 给幼儿发放食物图片卡片,让他们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去找对应的食物。 找到后,用勺子和图片配对,放在指定位置。 五、总结分享 幼儿分享: 邀请几位幼儿上台,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学习体验,如学会了什么新技能,或帮助了哪位小朋友。 |
对于特需幼儿,提供额外的视觉提示卡,如颜色编码或符号表示不同步骤。 一名教师或助教负责指导,特别是特需幼儿需要更多关注的组。 在教师或助教的指导下,尝试使用餐具取食,注意姿势和动作的正确性。
给特需幼儿提供大一些的勺子,在助教老师的帮助下传递实物模型。
给特需幼儿常见的或者是他平时喜欢的食物图片,让他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去找对应的食物。 鼓励特需幼儿也参与分享,即使只是简单的几句话或展示他们的作品。 | ||||
评价 | 依照幼儿的发展状况评价学习的效果。如果幼儿能够做到以下任一情形就算通过: 1.能够在辅助下或使用特制餐具独立完成部分或全部用餐过程,如自己握勺取 食、将食物送入口中。 2.能够模仿或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如“请帮我”、“谢谢”,并在用餐过程中表现出基本的等待或轮流意识。 3.在成人的鼓励下能够接触并稍微品尝新食物,表现出对食物的逐渐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