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干预指导案例(11月 张丽娟)
发布时间:2024-11-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丽娟

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生活自理游戏《我会漱口》   班级:中三班     观察者:张丽娟

 

观察时间2024年11月12日   上午11:30

观察地点:中三班教室

观察对象:桐桐

【游戏实录一】

午餐结束后,小朋友们陆续来到盥洗室进行漱口。大多数孩子都能按照老师的指导,拿起水杯,含一口水,鼓腮帮子,然后吐出水来,完成漱口过程。然而,桐桐却显得有些不同。

当其他小朋友在漱口时,桐桐站在一旁,目光游离,似乎对漱口这一活动毫无兴趣。我走到她身边,轻声提醒她该漱口了,但桐桐没有反应,只是继续发呆。我尝试拿起她的水杯,引导她模仿其他小朋友的样子漱口,但桐桐却紧紧闭着嘴巴,表现出明显的抗拒。

【分析思考一】

桐桐可能对新的或复杂的任务(如漱口)感到不安或无所适从。她可能无法理解漱口的必要性,或者对漱口过程中涉及的感觉刺激(如水进入口腔的感觉)感到不适。

特需幼儿对某些感官刺激特别敏感。对于桐桐来说,水进入口腔的感觉可能让她感到不舒服,甚至产生恐惧。这种不适感可能阻碍了她尝试漱口的意愿。

特需幼儿可能缺乏模仿他人行为的能力。尽管尝试引导桐桐模仿其他小朋友漱口,但她可能无法有效地理解和执行这一行为。

 

观察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上午11:35

观察地点:中三班教室

观察对象:桐桐

【游戏实录二】

在餐后漱口时间,我注意到桐桐站在盥洗室的一角,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主动漱口。此时,她的同伴涵涵走到盥洗台前,开始认真地漱口。桐桐的目光被涵涵的动作吸引,她悄悄地走到小明旁边,观察的漱口过程。涵涵漱口完毕后,桐桐模仿的样子,拿起水杯,尝试含水漱口,但动作显得较为笨拙,且未能完全模仿出小明的漱口动作。尽管如此,桐桐还是坚持尝试,并多次观察小明的漱口行为,逐渐调整自己的动作。

【分析思考二】

1.‌模仿行为的初步表现‌:

桐桐对同伴的漱口行为产生了兴趣,并尝试模仿,这是特需幼儿模仿能力发展的一个积极信号。

模仿行为是特需幼儿学习新技能的重要途径,尽管桐桐的模仿动作尚不熟练,但她的尝试表明她愿意学习并融入集体。

2.‌模仿能力受限的原因‌:

特需幼儿的模仿能力可能受到神经发育障碍、脑区连接性异常、镜像神经元功能不足等因素的影响。

桐桐在模仿漱口时表现出的笨拙动作,可能源于她对复杂口腔动作的感知和执行能力受限。

 

 

观察时间:2024年11月28日 上午11:25

观察地点:中三班教室

观察对象:桐桐

【观察实录三】

在今日的餐后漱口时间,我惊喜地发现桐桐主动走到盥洗台前,拿起水杯,开始尝试自己漱口。她先是小心翼翼地含了一口水,然后鼓起腮帮子,模仿着其他小朋友的样子进行漱口。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桐桐坚持完成了整个漱口过程,并认真地将水吐出,随后还用毛巾擦了擦嘴巴。

分析思考三

1.‌模仿能力的提升‌:桐桐能够观察并模仿其他小朋友的漱口行为,这表明她的模仿能力有所增强,这是特需幼儿社交技能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2.‌自我照顾意识的觉醒‌:桐桐主动尝试自己漱口,显示出她开始意识到自我照顾的重要性,这对于提高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3.‌持续的观察与引导‌:之前对桐桐漱口行为的持续观察,以及在她尝试时给予的适度帮助和鼓励,可能为她今天能够自己漱口奠定了基础。

4.‌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与桐桐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她的口腔卫生习惯,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桐桐漱口能力的提升。

5.‌巩固漱口习惯‌:继续鼓励桐桐每天餐后漱口,并逐渐延长她独立漱口的时间,以巩固这一良好习惯。‌

 

 

 

 

【回应策略】

1.‌持续观察与记录‌

在每日的漱口时间,仔细观察桐桐的漱口过程,记录她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定期与桐桐的家长沟通,了解她在家的漱口情况,共同制定和调整支持策略。

2.‌个性化指导与示范‌

根据桐桐的漱口能力,为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如调整漱口水的用量、示范更高效的漱口方法。利用视觉辅助工具,如漱口步骤图或视频,帮助桐桐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漱口的步骤。

3.‌正面反馈与鼓励‌

在桐桐完成漱口后,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如“桐桐,你今天漱口做得真棒!”设立奖励机制,如漱口小贴纸或口腔健康小卫士称号,激励桐桐持续保持良好的漱口习惯。

4.‌融入集体活动‌

鼓励桐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漱口,通过同伴的示范和互动,进一步提升她的漱口能力和社交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