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 我们都是好朋友 班级:中一班 观察者:华雨灵
观察时间:2024年10月18日 上午10:10
观察地点:室内活动区
观察对象:小徐
【游戏实录一】
小徐在开始时显得有些犹豫,不敢独自踏上平衡木。他紧紧抓住老师的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身体姿态较为僵硬,双脚在平衡木边缘试探了几次才小心翼翼地踩上去。在老师的鼓励和轻轻扶持下,小徐逐渐找到了一些平衡感。他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老师,但双脚开始慢慢移动。他的步伐很小,每次移动都要先确认自己的脚是否站稳。期间有几次身体摇晃,他立刻停下,调整姿势后再继续前进。在走过平衡木的三分之一路程后,小徐的表情逐渐放松,开始尝试自己保持平衡,对老师的依赖有所减少。
【分析思考一】
小徐能在老师的帮助下站在平衡板上,并且能通过调整身体姿势保持平衡,说明小徐具备了一定的平衡感,但是身体还会出现摇晃的现象,需要更多的练习提高稳定性,小徐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状态,说明他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应该多给他鼓励和支持,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观察时间:2024年10月22日 上午10:00
观察地点:室内区域美工区
观察对象:小徐
【游戏实录二】
温馨明亮的美工区,开始时,小徐独自安静地坐在桌角,双手紧紧攥着几支彩笔,眼神专注又带着几分游离,手指机械地摆弄着彩笔,一会儿将笔帽拧开又拧上,一会儿又把笔在指尖来回转动。热情的萌萌还特意探过身子,轻晃小徐的手臂,说:“小徐,咱们一起画个超级大城堡吧!”起初小徐不知道应该怎么画,但通过观看萌萌的画后有了一些灵感,开始动手画了。
【分析思考二】
小徐初入时社交困难、精细动作欠佳,但萌萌主动搭话、示范协助,助其情绪平稳,融入集体创作,展现进步。教师角色不可或缺,全程密切观察,适时引导。夸赞每个孩子闪光点,强化同伴互助意识。日常引导孩子们尊重差异、欣赏多元,共同营造包容温暖、人人敢创作、乐创作的美工小天地,让每个孩子都能于色彩斑斓间绽放独特光芒。
观察时间:2024年10月30日 上午10:30
观察地点:阅读区
观察对象:小徐
【观察实录三】
部分阅读能力强的孩子迅速沉浸,还小声给旁边伙伴讲绘本情节;有的好动,频繁换书、注意力分散。小徐翻书动作笨拙,难以逐页翻,对图画兴趣浓厚,手指戳图、嘴里嘟囔,却因识字少难以理解文字,渐显烦躁,性格开朗的孩子主动分享书中趣事,引得众人围听;内向些的默默跟读;小徐被邀请时,起初退缩,经同伴拉手鼓励,也参与简单讨论,虽发言不清,但大家耐心倾听、鼓掌,氛围融洽。
【分析思考三】
阅读区硬件要兼顾特殊儿童的需求,规则需反复不停的渗透;阅读指导要分层,依孩子能力辅助;社交引导上,利用同伴力量,多组织互动,小徐和同伴朋友在一起时情绪会更加稳定一些,要为不同孩子打造包容、有益的阅读成长空间,后续可据此优化阅读区活动。
【回应策略】
一、教师要全程细致观察。特殊需要幼儿游戏受阻皱眉、动作停顿,普通幼儿多次邀请无回应,可能是前者融入困难;搭建时反复失败、神情沮丧,可能是技能遇瓶颈。
二、用温和言语激发积极性。特殊幼儿完成小任务,马上夸赞“你这次插雪花片又稳又快,超厉害”;普通幼儿协助他人,及时肯定“你教小伙伴搭积木,真热心”。
三、同伴互助,游戏前,可以让开朗且动手强的孩子搭配特殊幼儿。过程中,鼓励普通幼儿示范,像串珠时慢动作展示穿线技巧;出现矛盾,引导双方表达想法,协商解决,如争抢玩具就轮流使用,借此增进彼此理解、包容。
四、调整游戏区布局,玩具按难易分层摆放,增加提示卡、步骤图,拼图旁附完整图示例,降低认知、操作难度,让他们能自主游戏、减少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