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生活自理游戏《小椅子找家》 班级:中三班 观察者:姚毅
观察时间:2024年1月3日 上午10:05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对象:桐桐
【游戏实录一】
每一次活动结束,老师让幼儿把椅子搬回座位,桐桐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她站在椅子前,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犹豫了一会儿后,她试图用双手抓住椅子的两侧,但因为用力不当,椅子被她推得东倒西歪,差点摔倒。她看起来有些着急,脸上带着困惑的表情。与此同时,小雨则显得更加自信,她轻轻抬起椅子的一侧,顺利地将椅子搬到了地垫上。然而,当桐桐看到小雨的动作后,她也开始模仿,但她的动作仍然不够熟练,椅子还是摇晃不定。
【分析思考一】
从桐桐的表现可以看出,她对搬椅子的技巧还不够熟悉,尤其是在如何用力和保持平衡方面存在困难。这可能是因为她平时较少有机会练习这个动作,或者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肌肉记忆。相比之下,小雨的动作更加流畅,说明她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搬椅子技巧。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桐桐逐渐掌握正确的搬椅子方法。此外,桐桐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出的困惑和焦虑也提醒我们,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她建立信心。
观察时间:2024年1月6日 下午15:05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对象:桐桐
【游戏实录二】
桐桐总是找不到椅子,因此教师为每个椅子贴上了标签,帮助桐桐更容易识别自己的椅子。桐桐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椅子,并且按照标签的提示,顺利地将椅子搬到了标识线上。然而,她在搬椅子的过程中仍然没有注意到周围的环境,随意地把椅子的一只脚放在了旁边椅子的横框上,导致椅子稍微倾斜。这时,西西走过来,轻轻地帮桐桐调整了椅子的位置,使它稳稳地放在了标识线上。桐桐看到后,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分析思考二】
桐桐虽然已经掌握了搬椅子的基本技巧,但在空间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她还不太清楚如何将椅子准确地放置在指定的位置,容易出现椅子倾斜或放置不规范的情况。小雨的主动帮助表明,孩子们之间已经开始形成互助的意识,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同伴。教师可以通过更多的引导,帮助桐桐提高空间意识,学会如何将椅子准确地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观察时间:2024年1月9日 上午10:10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对象:桐桐
【观察实录三】
椅子找家游戏中,教师在地上画了标记线,孩子们沿着指定路线搬椅子。桐桐顺利地将椅子搬到了指定标记处,就站在那里看着同伴沿着线路搬椅子。当可可搬椅子经过她的身边时,她挡住了可可的路线,可可说:“桐桐让一下,我要撞到你啦!”,可是桐桐却一动也不动的站在那,可可的椅子的脚撞到她的小腿,她也还是不让路。
【分析思考三】
桐桐和可可之间的互动反映了中班幼儿在社交互动中的典型特点。桐桐的行为表现出她对个人空间的敏感性,她可能觉得可可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空间,因此没有主动避让。而可可则显得有些被动,她在遇到障碍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缺乏主动沟通的意识。这种情况下,孩子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如何在集体活动中尊重他人的感受,也没有学会如何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感受,学会在冲突中寻找解决方案。
【回应策略】
1. 教师可以亲自示范正确的搬椅子方法,边做边讲解,帮助桐桐理解如何用力和保持平衡。鼓励桐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搬椅子,通过同伴的支持和帮助,她可以更快地掌握技巧。 教师可以在旁边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表扬,增强桐桐的自信心。
2.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告诉她这是一个“探险之旅”,每个障碍物都是她需要克服的难关。我一边陪着她走,一边给她讲解如何正确地跨过障碍物,提醒她要注意脚下的安全。同时,我还鼓励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互相帮助。通过这种方式,桐桐不仅学会了如何应对障碍物,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3.教师可以介入游戏,以温和的方式提醒桐桐:“桐桐,你站在那里可能会挡住可可的路哦,要不要稍微让一让呢?”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可可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可可,如果你觉得不方便,可以跟桐桐说一声,让她帮你让个道。”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