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儿童干预指导案例(1月华雨灵)
发布时间:2025-01-0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华雨灵

 

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冬爷爷的礼物         班级:中一班     观察者:华雨灵

 

观察时间:202513 上午1008

观察地点:室内建构区

观察对象:小徐

【游戏实录一】

在建构区,小徐选择了雪花片开始独自搭建。他专注地将雪花片一片一片连接,起初只是简单地拼接成直线,随后尝试搭建三角形。当旁边小朋友不小心碰倒他的部分作品时,他没有哭闹,而是默默地重新整理雪花片继续搭建。在整个过程中,他未与其他小朋友交流互动,  

【分析思考一】

小徐在建构区展现出了一定的专注度和动手能力,能独自探索雪花片的拼接方式并尝试不同形状构建,这表明他在认知和精细动作方面有发展潜力。然而,他缺乏社交互动,无论是与同伴还是教师,交流意愿极低。在后续的建构区活动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位性格温和、社交能力较强的幼儿与其共同搭建,逐步引导他参与互动交流。例如,让同伴先模仿他的搭建方式,引起他的注意后再尝试合作搭建,以此提高他的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同时继续鼓励他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雪花片建构,促进其在多方面的发展。

 

观察时间:2025年1月9日  上午10:16

观察地点:室内阅读区

观察对象:小徐

【游戏实录二】

在阅读区,小徐被小红帽故事盒吸引,拿起后仔细端详,还尝试将它在手上。他看着小红帽故事盒,嘴里轻轻发出一些无意义的声音。当同伴拿着绘本讲述小红帽的故事并配合表演时,他的目光紧紧追随表演道具移动,偶尔会模仿同伴做出的简单动作,如抬手、走路。专注于表演道具本身的操作,在同伴表演完之后,他主动提出,想要尝试表演,虽然语言表达不是很完善,但是他今天特别开心。

  

【分析思考二】

  小徐对小红帽故事盒表现出兴趣,表明形象鲜明的东西能吸引其注意力并激发探索欲,他对故事内容及人际互动缺乏回应,反映出在语言理解与社交交流方面存在障碍。教师可利用其对故事盒的喜爱,增加指偶互动游戏,用故事盒设简单对话情境,鼓励他参与并逐渐理解语言交流模式,以此为切入点,慢慢打开他的社交互动之门,促进其社交与语言能力的发展。 

 

观察时间:2024113  上午1034

观察地点:室内认知区

观察对象:小徐

【观察实录三】

刚开始时,小徐被周围环境分散了注意力,眼睛看向其他正在玩耍的小朋友方向,在教师用手挡住他的视线并轻声提醒后,小徐才将注意力转回到卡片上。小徐首先拿起一张点卡,上面有3个点。他盯着点卡看了一会儿,然后开始在实物中寻找。成功找到了有3个草莓的实物,并将草莓放在盒子上。小徐拿起一张有4个点的点卡。这次寻找配对卡片花费了较长时间,在寻找过程中,小徐出现了重复拿起已经看过的卡片的情况。最终在教师的口头提示下找到了4的数字卡片并配对。当成功找到配对卡片时,小徐脸上没有明显的表情变化,没有表现出兴奋或开心的情绪。在寻找过程中,小徐没有出现明显的烦躁或哭闹情绪。

   

分析思考三

从观察中可以看出,小徐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注意力较难集中。不过在教师的提醒下能够重新将注意力转移到任务上,说明其有一定的注意力调节能力,但还需要加强。小徐对点数配对有一定的概念,但在寻找配对卡片时存在困难,尤其是点数较多(如4个点)时。这表明幼儿的数量认知能力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需要更多练习来提高对数量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小徐情绪较为平稳,在成功完成任务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反应,可能对成就感的感知较弱。在遇到困难时虽然没有出现负面情绪爆发,但动作的变化表明内心有一定的焦虑,需要关注和引导。

 

【回应策略】

1.和幼儿共同讨论制定规则,如每个区域的人数限制、玩具的使用方法和归位要求等,用简单易懂的图片或图标展示在相应区域,帮助幼儿理解和遵守。
2.了解其兴趣点、发展水平和遇到的困难,适时介入,如发现幼儿在拼图时总是拼不好某一块,可提示其观察图案特征。
3.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在美工区问幼儿“你想用这些材料创作出什么独特的作品呢?”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4.鼓励幼儿共同游戏,学会分享与合作,如在建构区组织幼儿合作搭建大型建筑,培养其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引导幼儿分享游戏过程、成果与感受,邀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游戏经历,提高其语言表达和自我认知能力,也为其他幼儿提供新的游戏思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