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游戏活动方案
游戏领域 | 专注力游戏 | 副领域 | 听觉注意力 | 游戏形式 | 集体活动 |
游戏名称 | 森林音乐会 | 适用年龄 | 小班 | 设计者 | 颜静娟 |
游戏目标 | 班级幼儿 | 随班就读幼儿 | |||
1.能够通过听觉辨识不同的动物声音,并识别对应的动物。 2.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增强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3.通过参与游戏,提高专注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1.在教师或同伴的协助下,尝试辨识动物声音,并简单模仿。 2.感受游戏的乐趣,逐步融入集体活动。 | ||||
游戏准备 | 1.动物声音录音:准备各种小动物(如小鸟、小狗、小猫、青蛙等)的叫声录音。 2.动物图片和头饰:与录音对应的动物图片和头饰。 3.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动物声音录音和音乐。 4.游戏道具:如小鼓、铃铛等简单乐器,用于模拟动物的动作和声音。 | 1.视觉辅助材料:制作或收集与动物声音录音相匹配的高清动物图片或简短动画视频,用于帮助特需儿童更好地理解动物声音与形象之间的关联。 2.情感支持物品:准备一些特需儿童熟悉或喜欢的安抚物品(如毛绒玩具、小毯子等)。 | |||
环境安排 | |||||
游戏过程 | 班级活动 | 个别化参与及支持策略 | |||
1.导入环节。 (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森林小动物们准备音乐派对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2)播放一段轻松的音乐,让幼儿感受派对的氛围。 2.动物声音辨识。 (1)教师逐一播放动物声音录音,让幼儿猜猜是哪个小动物的声音。 (2)幼儿猜对后,教师出示对应的动物图片,并引导幼儿模仿该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3.音乐派对游戏。 (1)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分配一种动物头饰和相应的乐器。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根据音乐节奏模仿所扮演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并使用乐器进行伴奏。 (3)游戏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合作,共同完成音乐派对的表演。 4.分享与评价。 (1)游戏结束后,教师邀请各组幼儿上台展示他们的表演,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 (2)引导幼儿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如学会了哪些动物的声音和动作,感受到了哪些乐趣等。 | 通过视觉辅助材料(如动物图片或动画)帮助特需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1)提供动物图片作为提示,帮助特需幼儿识别声音。 (2)鼓励特需幼儿用简单的动作或词汇来表达对动物声音的理解。
(1)安排一名同伴或助教在旁协助特需幼儿,引导他们参与游戏。 (2)允许特需幼儿选择较简单的乐器或动作,逐步融入游戏。
(1)鼓励特需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或动作表达他们的感受。 (2)对特需幼儿的进步和表现给予特别的肯定和表扬。 | ||||
评价 | 依照幼儿的发展状况评价学习的效果。如果幼儿能够做到以下任一情形就算通过: 1.能够正确辨识并模仿至少二种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2.在音乐派对游戏中,能够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表演。 3.能够积极参与游戏,表现出对动物和音乐的浓厚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