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游戏活动方案
游戏领域 | 专注力游戏 | 副领域 | 注意力持久度 | 游戏形式 | 小组活动 |
游戏名称 | 串珠小能手 | 适用年龄 | 小班 | 设计者 | 杨诗卓 |
游戏目标 | 班级幼儿 | 随班就读幼儿 | |||
1.通过串珠游戏,提升幼儿的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按照特定规律或模式串珠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3.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保持耐心,完成串珠作品。 | 1.愿意参与串珠游戏,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按照简单的串珠。 3.通过游戏,增进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 ||||
游戏准备 | 动物串珠、串珠绳。 | 1.幼儿对颜色和形状有基本的认知。 2.幼儿已有过简单的动手操作经验。 | |||
环境安排 | 创设一个安静、整洁的游戏区域,确保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串珠。 在游戏区域周围展示一些成品串珠作品,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 ||||
游戏过程 | 小组活动 | 个别化参与及支持策略 | |||
一、导入游戏 1.教师展示成品串珠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珠子的颜色、形状和排列规律。 2.告诉幼儿今天他们要成为“专注串珠小能手”,制作属于自己的串珠作品。 二、示范与讲解 1.教师示范如何进行串珠游戏,强调专注和耐心的重要性。 2.鼓励幼儿尝试模仿教师的动作,开始串珠。 三、自主串珠 1.幼儿自主选择珠子和细线,开始按照自己的喜好或示范图上的规律串珠。 2.教师巡回观察,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保持专注并尝试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挑战环节 1.当幼儿熟悉基本串珠方法后,教师可以增加挑战,如要求幼儿按照更复杂的规律串珠,或者限时完成串珠作品。 2.鼓励幼儿接受挑战,提升自己的专注力和串珠技能。 五、分享与展示 1.幼儿完成串珠作品后,鼓励他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成品展示板上,并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和串珠过程。 2.教师和其他幼儿共同欣赏和评价作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
对于专注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示范和引导,帮助他们逐渐集中注意力。
对于手部精细动作不够熟练的幼儿,教师可以提供更大、更易穿的珠子,或者给予更多的练习机会。
鼓励随班就读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与同伴互动交流,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
| ||||
评价 | 特需幼儿的注意力时间很短,持续三分钟进行串珠游戏后,被其他游戏吸引,同时,特需幼儿在本次游戏中掌握了如何进行串珠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