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游戏活动方案
游戏领域 | 情绪调节游戏 | 副领域 | 情绪控制 | 游戏形式 | 集体活动 |
游戏名称 | 菲菲生气了 | 适用年龄 | 中班 | 设计者 | 邵冰青 |
游戏目标 | 班级幼儿 | 随班就读幼儿 | |||
1.帮助幼儿识别、理解和应对生气情绪,提升情绪认知能力。 2.引导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生气情绪,培养情绪表达能力。 3.通过游戏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
| 1.通过游戏,特殊幼儿能够识别并理解“生气”这一情绪状态,以及与之相关的身体反应和表达方式。 2.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或动作表达自己的生气情绪,并探索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 | ||||
游戏准备 | 1.故事绘本:准备《菲菲生气了》的绘本,用于故事导入和情绪认知。 2.情绪脸谱:制作或购买代表不同情绪(特别是生气情绪)的脸谱,供幼儿观察和模仿。 3.情绪调节道具:如小风扇(象征吹走怒气)、彩色气球(代表释放情绪)等,用于游戏中的情绪调节环节。
| 1.绘本内容简单易懂,配图生动,有助于特需儿童理解和感受情绪。 2.准备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道具,如小风扇(象征吹走生气)、抱枕(象征安慰)等。 3.安排其他幼儿作为“小助手”或“伙伴”,鼓励特殊幼儿与其他幼儿一起完成任务。
| |||
环境安排 | 游戏环境安全、舒适,让幼儿感到放松和自在。布置情绪小屋时,考虑色彩搭配和氛围营造,使其有助于幼儿平复情绪。 | ||||
游戏过程 | 集体活动 | 个别化参与及支持策略 | |||
1.故事导入 老师讲述《菲菲生气了》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菲菲生气的原因和生气的感受。 提问:“菲菲为什么生气了?生气的时候,她感觉怎么样?” 2.情绪脸谱展示与模仿 展示生气情绪的脸谱头饰,让幼儿观察并尝试模仿生气的表情。 提问:“生气的时候,我们的脸会变成什么样子?谁能来模仿一下?” 3.游戏:情绪小侦探——寻找生气的菲菲 幼儿分为几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队长,共同扮演情绪小侦探。 每组随机抽取一张情绪卡片,卡片上描述了菲菲生气的某个场景和情绪表现。 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根据卡片上的线索在布置好的游戏场景中寻找生气的菲菲(可以是佩戴生气脸谱头饰的幼儿或老师扮演)。 找到生气的菲菲后,幼儿需用简单的语言或动作描述菲菲的情绪,并尝试用情绪调节道具帮助菲菲调节情绪。例如,放飞气球、画画并撕毁等。 4.分享与讨论 各组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发现和感受,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提问:“你们在游戏中是怎么帮助菲菲调节情绪的?生气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一点?” 5.角色互换与体验 鼓励幼儿互换角色,扮演生气的菲菲和其他帮助调节情绪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绪表达和应对策略。
|
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情绪表达。
提供更直观的情绪线索或简化任务步骤,帮助特殊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游戏。
观察特殊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和支持,确保他们能积极参与并享受游戏。
结束后,可以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进步,以及他们在家庭中的生气的情况。 | ||||
评价 | 依照幼儿的发展状况评价学习的效果。如果幼儿能够做到以下任一情形就算通过: 1.能够识别并理解生气的情绪。 2.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生气的情绪。 3.能够尝试用情绪调节道具或方法帮助自己或他人调节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