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游戏:我不做喷火龙(集体游戏)设计者:邵冰青
发布时间:2024-12-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邵冰青

 融合教育游戏活动方案

游戏领域

情绪调节游戏

副领域

情绪控制

游戏形式

集体活动

游戏名称

我不做喷火龙

适用年龄

设计者

邵冰青

游戏目标

班级幼儿

随班就读幼儿

1.识别并理解愤怒情绪的特点及其表达方式。

2.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愤怒情绪。

3.通过游戏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1.识别并理解愤怒情绪,提升对愤怒情绪的认知能力。

2.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或动作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

3.通过游戏增强对情绪调节道具的使用能力,逐渐学会控制愤怒情绪。

 

游戏准备

1.喷火龙头饰:制作或购买代表愤怒情绪的喷火龙头饰。

2.情绪线索卡:设计简单的线索卡,如“我找到了一个正在生气的喷火龙”等。

3.情绪调节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冷静贴纸(代表冷静)、深呼吸面具(象征深呼吸,代表放松)等,用于帮助喷火龙调节情绪。

 

1.情绪小精灵头饰:制作或购买代表不同情绪的小精灵头饰,特别为特殊幼儿准备一款简单的喷火龙头饰。

2.情绪线索卡:设计更加直观的线索卡,使用图片或符号代替文字,便于特殊幼儿理解。

3.情绪调节道具:准备一些更加简单、易于操作的道具,如大号的深呼吸面具、明显的冷静贴纸等。

 

环境安排

选择安全、舒适的室内场地,布置成不同的情绪场景,如“愤怒火山”和“冷静森林”。

 

游戏过程

集体活动

个别化参与及支持策略

1.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喷火龙因为愤怒而引发各种问题的故事,引出游戏主题。

老师:“在遥远的龙之国,住着一只愤怒的喷火龙,它总是因为小事生气,结果把周围的一切都烧毁了。小朋友们,我们能帮助喷火龙学会控制情绪吗?”

2.认识愤怒情绪:

通过情绪卡片展示,让幼儿观察并尝试模仿愤怒的表情。提问:“这个小朋友看起来怎么样?他/她在生气,对吗?”

3.游戏:不做喷火龙:

幼儿分为几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队长,共同扮演“情绪调解员”。

每组随机抽取一张情绪线索卡,了解要寻找的喷火龙及其情绪状态。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根据线索卡在游戏场景中寻找对应的喷火龙。找到喷火龙后,幼儿需用简单的语言或动作描述其情绪,并尝试用情绪调节道具帮助喷火龙调节情绪。

4.分享与总结:

各组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感受,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控制愤怒情绪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所学技能。

老师用更加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喷火龙的故事,并展示情绪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模仿愤怒的表情。

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特殊幼儿,老师可以给予更多的语言提示和动作示范,帮助他们理解愤怒情绪的特点。

 

在游戏开始前,老师为特殊幼儿分配一个“小助手”或“伙伴”,以便在游戏过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在寻找喷火龙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特殊幼儿的能力水平,适当调整线索卡的难度,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当特殊幼儿找到喷火龙后,老师可以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或动作描述喷火龙的情绪,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评价

依照特殊幼儿和普通幼儿的发展状况评价学习的效果。如果幼儿能够做到以下任一情形就算通过:

1.能够识别并说出愤怒情绪的名称。

2.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用简单的语言或动作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

3.能够尝试使用情绪调节道具帮助自己或他人调节愤怒情绪。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