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你快乐,我快乐 班级:中一班 观察者:陆金茹
观察时间:2025年2月17日 上午10:25
观察地点:室内游戏区域
观察对象:小徐
【游戏实录一】
小徐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男孩,和同伴交往有些被动。今天,又到小朋友进区域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只见,小徐一个人站在旁边。我就问他:“你怎么不进区域玩啊?”他说:“我不想玩。”我说:“区域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进区域玩,好不好?”他点点头。我知道他是不懂得怎么样与小朋友一起玩。
【分析思考一】
由于小徐的父母很少带他到人多的地方玩,使他很少和同伴交往,所以不知道怎么样和同伴一起玩。当他看到小朋友们都进了区域玩,而自己又不知道怎么样去和他们一起玩,只有一个人站在旁边看着小朋友玩。
观察时间:2025年2月19日 上午10:15
观察地点:室内游戏区域
观察对象:小徐
【游戏实录二】
走进秘密区,东东对小徐说:“我有个秘密,我用这个传话筒传到你们的耳朵里。一下子,小徐小朋友就两眼发亮,好奇心激发了出来。因此,在接下的环节,谁愿意通过神奇的传话筒,把秘密送到我的耳朵里?小徐小朋友积极、踊跃地举着小手,急切地要把自己的秘密用传话筒传到老师的耳朵里。你的小秘密愿意告诉自己的好朋友吗?小徐更是积极主动地和同伴说着秘密。
【分析思考二】
小徐以前不喜欢与人交往,不能融入群体。显得比较孤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感受别人关爱的同时,逐步地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沟通,逐步地学会与同伴分享等。
在平常的活动中应经常组织幼儿进行一齐合作、共同完成的游戏,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同时多多表扬他们合作的成品和作品,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能让他们喜欢合作,在合作中学习。
观察时间:2025年2月25日 上午10:30
观察地点:室内区域建构区
观察对象:小徐
【观察实录三】
今天来建筑区游戏的是第一组和第四组的孩子,小徐是其中一个,他喜欢挑战,建筑能力中等。游戏结束后,我惊喜地发现他学习了别的小朋友的优点,避免了有些小朋友的不足。我们在上一次建构区重点讨论的问题,如搭路面时要把积木放平、交通指示牌应放在路边等,他都注意到了,这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活动中,我以询问的方式进入游戏,耐心倾听他的不同想法,对于所想给他进行适当的肯定,井给予建设性的建议,让他的活动向更加开阔的方向发展。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小徐展现了积极的态度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当遇到困难时,他能够及时求助于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这是他值得表扬的地方。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也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热情,他们相互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一个美好的建构作品。
【分析思考三】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发展,教师运用这种引导、放手的指导策略,对于下学期的孩子来说是可行的。这是主题建构的初始阶段,当幼儿进行一段时间的建构,水平有所提高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发幼儿先进行设计,再将图纸分给两个不同区域(大、小积木建构区)的孩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合作性建构,幼儿的游戏水平将有一个更大的飞跃。
【回应策略】
1.在区域活动时,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对去进行指导如何才能很好地进行搭建。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幼儿,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及时赞扬幼儿的作品, 使其闪光点得到进一步发展。
2.在活动中对不善于跟别人交流的孩子,我们应该多关注,并耐心的等待孩子,用心的引导不能急于求成。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小徐有了很多的进步。性格了开朗了很多,效果良好。
3.经常组织幼儿进行一齐合作、共同完成的游戏, 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并将幼儿每次完成游戏或向别人讲解规则的照片打印出来,挂在区域,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还能够时刻提醒自我要遵守规则。
4.了解需要,直接提议。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具体情景,及时地了解其真正需要,帮忙幼儿排除一些干扰,以直接提议的方式。让幼儿认识到自我的不足,加以改善
5.教师可利用幼儿喜欢表扬的这一特点,及时、适当的给予-个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大拇指,提高小徐自主操作的信心,在操作中获得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