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美丽的项链 班级:小二班 观察者:颜静娟
观察时间:2025年2月14日 上午10:00
观察地点:小二班
观察对象:小苗
【游戏实录一】
在美工区开展串项链活动时,小苗来到了摆放珠子和绳子的区域。他先是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桌上的材料,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随后,他缓缓地坐下,拿起一根绳子,在手中随意地摆弄着,绳子在他的指尖绕来绕去。过了一会儿,他开始尝试拿起珠子,但是他的动作显得有些笨拙,珠子从他的手中滑落了好几次。每当珠子掉落,他都会停顿一下,目光追随着珠子滚动的方向,然后再慢慢捡起继续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旁边的小朋友兴奋地和他分享自己串的珠子颜色搭配,小苗只是微微转过头看了一眼,没有说话,又继续专注于自己手中的动作。老师走过来,询问他要不要一些帮助,小苗轻轻地摇了摇头,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手中的珠子和绳子。
【分析思考一】
小苗对串项链的材料表现出了兴趣,愿意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这是积极的信号。他在面对珠子多次滑落的情况时,没有放弃而是持续尝试,显示出一定的坚持性。然而,他的动作较为笨拙,可能是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够完善,导致在操作珠子时不够灵活。他对同伴和老师的互动回应较为简单,这可能与他的社交沟通障碍有关,在专注于手头任务时,难以分心处理外界的交流信息。在后续活动中,可以考虑先让小苗进行一些简单的手部精细动作练习,如捡豆子等,提升他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更好地完成串项链任务做准备。
观察时间:2025年2月21日 上午10:15
观察地点:小二班
观察对象:小苗
【游戏实录二】
小苗再次来到串项链区域,这次他直接拿起绳子和珠子开始串。他似乎比上次熟练了一些,珠子滑落的次数明显减少。他认真地挑选着珠子,每次拿起一颗珠子,都会仔细端详一会儿,然后才慢慢地串到绳子上。在串的过程中,他的眼神始终紧紧地盯着手中的珠子和绳子,表情专注而认真。当他串了几颗珠子后,发现绳子有些打结,他尝试自己解开,但是没有成功。这时,他抬头看了看老师,小声地说:“绳子打结了。” 老师走过来,帮他解开了绳子,并鼓励他继续。小苗得到帮助后,又迅速投入到串项链的活动中,而且速度比之前更快了一些。
【分析思考二】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苗在串项链的技能上有了明显的进步,手部动作更加熟练,珠子滑落情况减少,这表明他在专注力的作用下,通过不断尝试逐渐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他能够主动向老师求助解决绳子打结的问题,这体现出他在社交互动方面有了小小的突破,开始意识到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这也说明在适宜的环境和活动中,通过持续的专注投入,自闭症儿童在技能提升和社交互动方面都有发展的潜力。后续可以适当增加珠子的种类和难度,如提供不同形状、大小的珠子,进一步锻炼他的专注力和手部协调能力,同时引导他与同伴交流珠子的选择和搭配。
观察时间:2025年2月28日 上午10:03
观察地点:小二班
观察对象:小苗
【观察实录三】
今天的串项链活动中,老师在桌上放置了一些带有图案的珠子,鼓励小朋友们按照图案的规律来串项链。小苗看到这些新珠子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仔细地观察着珠子上的图案,先是拿起一颗星星图案的珠子,然后又拿起一颗月亮图案的珠子,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开始尝试按照星星、月亮交替的规律串项链。在串的过程中,他全神贯注,每串上一颗珠子,都会停下来对比一下是否符合规律。当他串到一半时,旁边的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一下桌子,一些珠子滚落了。小苗有些着急,但是他没有哭闹,而是迅速开始捡起珠子,重新按照之前的规律继续串。最终,他成功地完成了一条按规律排列的项链,他开心地举起自己的作品,向周围的小朋友和老师展示,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分析思考三】
小苗能够积极响应老师设置的新任务,对带有图案的珠子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并且在短时间内理解并尝试按照规律串项链,这显示出他的专注力和认知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面对珠子滚落的突发情况时,他能够迅速调整情绪,继续专注于完成作品,这体现了他在情绪管理和任务坚持性方面的成长。他主动展示作品并露出开心的笑容,表明他对自己的成果有了很强的成就感,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在后续的美工区活动中,可以继续设计更多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任务,如让他尝试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珠子按照复杂的规律串项链,进一步挖掘他的潜力,同时鼓励他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经验,提升社交互动能力。
【回应策略】
1.关注个体差异,强化精细动作训练。
(1)豆子分类与穿线:准备多种颜色、大小的豆子,以及带有小孔的珠子和细绳子。让小苗先将豆子按照颜色或大小分类,这个过程需要他集中注意力区分豆子的特征。分类完成后,引导他用绳子将同一种类的豆子或珠子串起来,锻炼手部的抓握、穿线动作,提升灵活性与控制能力。每次活动时间可控制在 10 - 15 分钟,随着他熟练程度增加,逐渐缩短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
(2)拼图挑战:选择一些简单的、大块的拼图,如 4 - 6 块的动物拼图。让小苗专注于观察拼图的形状和图案,尝试将它们正确拼接起来。在拼接过程中,要求他保持安静,专注于手头的拼图动作,避免分心。完成一幅拼图后,给予他小奖励,如一个小贴纸,逐渐增加拼图的块数和难度,培养他的专注力和耐心。
2.优化材料与任务设计。
(1)材料选择进阶:初期,提供表面光滑、孔径较大的木质珠子和较粗的绳子,方便小苗操作,让他能在专注的状态下顺利完成串项链的基本动作。随着他能力提升,引入如玻璃珠子、塑料珠子等不同质地,以及形状不规则的珠子,如三角形、菱形珠子,同时更换更细的绳子,增加操作难度,进一步激发他的专注力。例如,先让他用大孔径的木质珠子串简单的直线项链,熟练后,改用玻璃珠子串成波浪形状的项链。
(2)任务分层推进:设计任务时,从简单的按颜色分类串项链开始,如要求他将红色珠子和蓝色珠子交替串成项链。当他能够熟练完成后,过渡到按图案规律串项链,像之前的星星、月亮交替。进一步,可以增加颜色、形状、图案的组合规律,如让他按照 “圆形红色星星 - 方形蓝色月亮 - 三角形黄色太阳” 的顺序串项链。用简单易懂的图片或步骤说明展示任务要求,张贴在他容易看到的地方,帮助他在专注操作时随时对照参考。
3.持续改进互动与指导方式。
(1)互动节奏把控:当小苗专注于串项链时,老师在一旁默默观察,避免频繁打扰。但当他出现明显的困惑或遇到较大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例如,当他长时间无法将珠子穿进绳子,老师可以轻声提醒他调整珠子的角度。在互动过程中,保持温和的语气和耐心的态度,根据他的情绪状态调整互动的频率。如果他当天情绪较为烦躁,减少互动,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活动;如果他比较积极,可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交流,如询问他为什么选择这个颜色的珠子。
(2)视觉辅助强化:制作详细的串项链规律示范卡片,卡片上用鲜艳的颜色画出不同的规律图案,如颜色渐变规律、形状递增规律等。在活动开始前,和小苗一起仔细观察卡片,讲解规律的含义。在他串项链过程中,将卡片放在他旁边,方便他随时对照,强化他对任务要求的专注度。对于较难的步骤,如复杂的打结方法或特殊形状珠子的拼接,老师进行一对一的示范,放慢动作,让他能够专注观察每一个细节,然后手把手指导他操作,确保他能够掌握。每次他完成一个小目标,如成功串完一段有规律的珠子,老师及时给予积极反馈,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他的优点,如 “你这次按照规律串得又快又整齐,进步特别大!” 同时奖励他喜欢的小贴纸,增强他的自信心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他更愿意专注投入到后续的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