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儿童游戏干预指导案例(4月 白玥)
发布时间:2025-04-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白玥

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找朋友        班级:小二             观察者白玥

 

观察时间:2025410 上午10:06

观察地点:小二

观察对象:小博

【游戏实录一】

游戏开始前,老师向大家介绍游戏规则,其他儿童大多露出期待的神情,有的已经开始兴奋地交头接耳。小博安静地站在一旁,表情平静,眼神没有明显的情绪波动,只是静静地听着老师讲解。

音乐响起,其他儿童纷纷欢快地走动起来,脸上洋溢着笑容,互相打招呼、互动。小博也开始走动,但步伐比较缓慢,身体动作略显僵硬,眼神在周围游离,似乎不知道该看向哪里。他没有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只是被动地随着人群移动。

音乐停止,大部分孩子迅速两两拉手组队。小博站在原地,看着周围的同伴,没有明显的着急或失落情绪,只是眼神有些迷茫。最后,小博成为了落单的那个,老师鼓励他表演节目,小博摇摇头,沉默不语。老师没有强迫,让游戏继续进行。在后续几轮游戏中,小博依然是类似的表现,很少主动去寻找朋友组队。 

    

【分析思考一】

小博在游戏中情绪波动极小,表现出对社交互动的明显不适应。他可能对这种集体社交场景感到陌生和不知所措,缺乏主动发起社交行为的意识和技巧。这可能是由于他平时较少参与此类活动,或者社交能力发展相对滞后。后续需要从建立安全感和熟悉感入手,帮助他逐步适应游戏氛围,提升社交主动性。

 

观察时间:2025417 上午1020

观察地点:小二

观察对象:小博

【游戏实录二】

游戏开始前,老师特意提前和小博单独交流,给他讲解游戏的有趣之处,并鼓励他尝试主动和小伙伴交流。小博微微点头,但表情依旧平静。

音乐响起,小博开始走动,这次步伐稍微轻快了一些。老师安排了一位性格开朗、友善的小朋友小明主动去接近小博,和他打招呼并邀请一起走。小博看了看小明,没有拒绝,两人开始一起在场地内移动。但小博很少主动说话,基本是小明在说,小博只是偶尔简单回应。

音乐停止时,小博和小明顺利手拉手成为一组。小明开心地跳起来,小博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在后续的几轮游戏中,小博在小明的带动下,参与度有所提高,虽然还是比较安静,但不再像上次那样游离于游戏边缘。不过,当小明偶尔和其他小朋友互动时,小博又会陷入独自沉默的状态。   

【分析思考二】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同伴的带动,小博有了一定的进步,能够在他人的主动邀请下参与到游戏中。但他的主动性依然严重不足,过度依赖他人的主动发起。这说明小博并不排斥社交,只是需要外界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引导。后续可以进一步强化同伴的积极影响,同时设计一些环节帮助小博学会主动发起社交互动。

 

观察时间:2025424 上午1000

观察地点:小二

观察对象:小博

【观察实录三】

游戏开始前,老师提前组织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在找朋友过程中的有趣经历,鼓励大家给小博分享一些交朋友的小窍门。小博认真地听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

音乐响起,小博这次主动朝着一位平时比较熟悉的小朋友小红走去,轻声说:“我们一起吧。” 小红开心地答应了。在游戏过程中,小博和小红有说有笑,小博的身体姿态也更加放松自然。音乐停止时,他们顺利组队成功,小博脸上露出了明显的笑容。

在后续的游戏轮次中,小博继续主动寻找不同的小伙伴组队,虽然交流话语还是相对较少,但已经能够主动迈出社交的第一步。其他小朋友也都很友好地回应他,整个游戏氛围更加融洽。   

  

分析思考三

经过前两次的引导和铺垫,这次小博展现出了令人欣喜的进步,能够主动发起社交行为。这表明之前的策略有一定成效,通过营造友好的氛围、同伴分享经验等方式,小博逐渐建立起了社交的信心和技巧。后续需要继续巩固小博的进步,丰富社交互动的场景和方式,提升他社交的深度和广度。

【回应策略】

前期适应与引导

1.建立情感连接:在游戏前和日常相处中,老师增加与小博一对一的交流时间,用温和、亲切的语气与他聊天,了解他的喜好、兴趣,分享有趣的小故事,建立起信任和亲近感,让小博在心理上对老师产生依赖和安全感。

2.简化游戏规则讲解:以更直观、简单的方式给小博讲解游戏规则,比如通过图示、简单示范等。同时,提前让小博熟悉游戏流程,在正式游戏前进行一些模拟练习,减少他对游戏的陌生感和紧张感。

3.营造安全氛围:在游戏场地布置上,增加一些小博熟悉和喜欢的元素,如他喜欢的卡通形象贴纸等,让他在环境中感到更舒适自在。同时,告诉其他小朋友要友好对待小博,营造一个包容、友善的集体氛围。

中期同伴带动与支持

1.挑选合适同伴:精心挑选性格开朗、友善且有耐心的小朋友作为小博的游戏伙伴,提前与这些小朋友沟通,告知他们小博的情况,鼓励他们主动与小博交流互动,带着小博参与游戏。

2.设置小组任务:将游戏中的部分环节设计成小组任务形式,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协作完成,如一起完成一个简单的拼图后才能成功组队等。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小博与同伴之间的互动频率和合作机会,让他在合作中感受社交的乐趣和意义。

3.及时肯定鼓励:当小博在同伴带动下有积极的社交表现时,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如 “小博今天和小伙伴配合得真棒!”“小博主动和小朋友交流啦,进步很大!” 同时给予小贴纸等小奖励,强化他的积极行为。

后期自主社交强化

1.创造主动社交机会:设计一些需要小博主动发起交流的游戏环节,如 “小博邀请小伙伴一起完成一个舞蹈动作”“小博去询问其他小朋友最喜欢的颜色” 等,逐步锻炼他主动社交的能力和勇气。

2.社交技巧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教给小博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如如何打招呼、如何开启话题、如何回应他人等。让小博在实践中不断练习和运用这些技巧,提升社交的有效性和自信心。

3.拓展社交圈子:随着小博社交能力的提升,逐渐扩大他的社交圈子,组织更多不同类型的集体活动,让他与更多不同性格、特点的小朋友互动交流,进一步丰富他的社交经验,巩固和提升社交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